11月6日下午,第三十六期北斗讲坛在我校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陈景润先生之子、厦门市陈景润科学基金会理事长陈由伟担任报告人,以“从仰望星空的少年到百折不挠的攀登者”为题,介绍了陈景润先生从少年求学到勇攀科学高峰的成长故事与科研事迹,展现其追求真理、科研报国的精神内核。讲座由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黄文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陈由伟以“青年求学、中年治学、晚年教学”为主线,系统梳理了陈景润科教报国的人生轨迹。高中时期,陈景润便与哥德巴赫猜想结缘,主动自学大学数学知识;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后,他秉持“拼命三郎”的钻研精神,坚守“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书”的信念,全心投入学术探索。进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后,他全身心扑在科研中,作息完全根据研究进度灵活调整。
陈由伟还介绍到,为不打扰同事,陈景润在中科院一间仅8平方米的宿舍中居住了18年。在这方寸天地间,他持续演算、攻坚克难,最终成功证明了著名的“1+2”定理。该成果被数学家韦伊评价为“在喜马拉雅山巅行走,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即便晚年罹患帕金森综合症,陈景润依然心系科研、牵挂学生,常在医院与学子们进行长时间的学术探讨。前半生磨砺出的坚韧意志,支撑他在病痛中依然坚守科教报国的初心。

讲座尾声,陈由伟还分享了陈景润先生家庭生活中的温情轶事,为这位科学巨匠的形象增添了鲜活色彩。整场讲座内容生动、视角独特,不仅再现了陈景润从仰望星空的少年成长为百折不挠攀登者的一生,更让科大学子深切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岁月中以钢铁意志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这份精神财富,将持续激励广大青年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懈攀登。
数学科学学院
撰稿人:丁雁龙BA240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