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修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建议年级 | |
军事理论 | 1 | ||||
人文科学素养 | 4 | ||||
英语类 8 | 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班上课,具体情况说明见《修订原则》中通修课设置英语类部分。 | ||||
数学类 25 | 数学分析(1) | 120 | 6 | 秋 | 1年级 |
数学分析(2) | 120 | 6 | 春 | 1年级 | |
数学分析(3) | 80 | 4 | 秋 | 2年级 | |
线性代数(1) | 100 | 4 | 春 | 1年级 | |
线性代数(2) | 80 | 4 | 秋 | 2年级 | |
物理类(乙型) 14.5 | 力学与热学 | 80 | 4 | 春 | 1年级 |
电磁学(B) | 80 | 4 | 秋 | 2年级 | |
光学与原子物理 | 80 | 4 | 春 | 2年级 | |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 60 | 1.5 | 春、秋 | 1年级 | |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 40 | 1 | 春、秋 | 2、3年级 | |
政治类 15 | 形势与政策(讲座) | 1 | 秋 | 1年级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40 | 2 | 秋 | 1年级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60 | 3 | 秋 | 1年级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60 | 3 | 春 | 1年级 | |
重要思想概论 | 60 | 3 | 秋 | 2年级 | |
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 120 | 3 | 秋* | 2年级 | |
体育类 4 | 基础体育 | 40 | 1 | 秋 | 1年级 |
基础体育选项 | 40 | 1 | 春 | 1年级 | |
体育选项(1) | 40 | 1 | 春、夏、秋 | ||
体育选项(2) | 40 | 1 | 春、夏、秋 | ||
计算机类 7.5 | 计算机程序设计(A)或 计算机程序设计(B) | 60/40 60/60 | 4 | 秋 | 1年级 |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 60/30 | 3.5 | 春、秋 | 1、2年级 | |
通修课学分小计 | 78 |
其中包含的数学课程为:数学分析(A1,A2,A3),线性代数(A1,A2),共24学分
二、在前五个学期完成学科群基础课程学习,具体课程如下:解析几何、代数学基础(原初等数论)、微分方程I、实分析、概率论、复分析、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共31学分
三、在第七学期之前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具体课程如下:数值分析、数值代数、数学建模、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数理统计,共15学分。
四、选择计算数学方向的学生,根据培养方案,为达到毕业要求还需要选修不少于28学分的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程8学分,以及自主选修课程20学分。
其中专业方向课程可以从如下课程中选择:计算机图形学(3学分),算法基础(3学分),符号计算软件(2学分),有限元方法(4学分),数学实验(2学分),小波分析(3学分)。
下面根据学生将来的不同发展方向,分别给出选课的建议:
1) 本科毕业后希望出国深造
请一定注意数学基础课的学习。即在完成数学学科的“学科群基础课”和计算数学方向“专业核心课”学习的基础上,选修基础数学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拓扑学,泛函分析和微分方程II),同时从基础数学“专业方向课程”中根据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专业选择两门左右的课程。相比于单纯追求高GPA,完整的数学课程学习更会增加你申请成功的可能性。例如,从事计算数学研究,没有学过泛函分析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2)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
做此选择的同学,将来有可能是从事计算数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计算数学包含了许多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需要的数学基础略有不同。针对数学科学学院目前的师资现状,下面分别针对大规模科学计算、计算几何、符号计算、数值优化等方向,列出建议学习的课程。
大规模科学计算:主要研究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的数值求解。对于“分析”类知识要求较重。专业方向课中有限元方法是必修的,其他课程可以从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基础、小波分析等中选择。自由选修课中一定包含泛函分析(4学分)和微分方程II(4学分),另外,建议修造修高等实分析(4学分)。不足的8学分建议从数学类课程中选修。
计算几何:主要研究几何形状的表示、逼近和设计。对于“几何”类知识要求较重。专业方向课中计算机图形学是必修的。其他课程建议从算法基础、小波分析、有限元方法中选择。自由选修课中一定包含泛函分析(4学分)、微分流形(4学分)和微分方程II(4学分)。同时,建议选修代数学(4学分)。有些计算几何理论中需要较深的代数知识。
符号计算: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精确的公式演算。对于“代数”类知识要求较重。专业选修课中符号计算软件和算法基础是必修的。自由选修课中建议必修离散数学(计算机系课程),代数学(4学分)。同时,一定选修泛函分析(4学分)和微分方程II(4学分)。
数值优化:主要研究各种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数值求解。对于“分析”类知识要求较重。专业选修课中算法基础、符号计算软件、数学实验等是必修的。自由选修课中需选修泛函分析(4学分)和微分方程II(4学分)。
3) 本科毕业后就业
本科毕业后想就业的同学,大多是到IT行业的。建议专业方向课程为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基础和符号计算软件。这些课程比较注重编程能力的训练。注意,“算法基础”课是在计算机学院的每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另外,建议从计算机学院中选修一些课程,如数字信号处理基础(3.5学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3. 5学分),并行计算(3.5学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现实(2学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5学分),Java软件开发基础(2学分),数字图像处理(3.5学分), C++(3.5学分)。
如果毕业后想到金融、保险等行业就业,那么建议自由选修课中可以包含一些管理学院的课程,如管理学概念(3学分)、投资理论(2学分)、宏观经济学(3学分)、微观经济学(3学分)等。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计划,进一步咨询相关方向老师,或在全校其它院系选课,完成自主选修课程20学分的学习。